我的养牛经验
牛场管理
牛人高端对话:我国奶价低迷成本上涨 牧场如何发展?
2020-01-31 荷斯坦奶牛俱乐部网  访问量:299   牧场发展  [ 字号: ]

牧场发展

奶价长期低迷,成本不断上涨,环保政策的严格执行造成的压力,这些是我国养牛人面临的困难,那么新形势下牧场如何发展?在荷斯坦2018丽江年会高端对话中,5个大型养殖企业负责人,4个在现场,1个通过互联网+远程参与,他们谈了自己企业的发展经验;也有3个奶协的负责人,分享了所在区域奶牛养殖业发展情况。
 
家庭牧场仍有发展前途
毛华明 云南奶协 会 长
家庭牧场只要投资到位,管理到位,高产也没问题,原奶质量也可以做到很好,体细胞数也可以到10万以下。家庭牧场仍有发展前途,而且养牛事业需要后继有人,家庭牧场可以实现继承。
 
环保政策下应积极寻求发展空间
豆 明 荷斯坦杂志 主 编
环保政策的严格执行很多牛场要关闭、搬迁。首农畜牧就搬迁了2/3的北京的牛场,光明牧业上海的牧场也关闭了很多。这些大型企业积极在总部之外投资,奶牛总存栏反而增加了,发展更壮大了。
 
奶源规划要有战略布局 育种、饲料和人才是养殖企业发展的关键
张振新  首农畜牧  董事长
首农畜牧是老牌农垦企业,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养牛有几十年历史。首农畜牧多年来打运动战,到处搬迁,牧场数量不断减少,但存栏从4.5万头增加到了9万头。目前,最小牧场存栏500头左右,最大的在定州存栏2万头。根据北京市规划,六环内不许有养殖企业,我们已陆续搬迁了13个企业。尽管六环外可以养殖,但由于城市发展和配套土地的紧张,还是要陆续迁出。考虑到长期发展需要,我们也进行了主动搬迁,因为涉及员工处理和奶量损失等,提前合理规划十分必要,前期主动搬迁了8个牧场到东北。中国整个畜牧产业上,牛始终有缺口,所以产业长期看来始终处于发展状态。因此提前的战略布局显得尤为重要。
育种:奶业发展必须要重视育种,否则会走上猪、鸡的老路,话语权不在自己手中。因此从育种和数据积累上有所有作为。目前北京奶牛中心成立的育种联盟,覆盖了30万奶牛,通过后裔测定等,踏踏实实做好产业上育种工作。
饲料:饲草选择和本地化利用大有文章可做,降低公斤奶成本1~2毛。在目前贸易战背景下,如何合理利用本地粗饲料是降本增效的关键。
人才:人才培养要下大力,没有一个好的场长和技术团队,其他一切免谈。培养人才的同时也要避免人才的流失。
 
大力发展优质乳 开发本地饲料资源降低成本
付文国  黑龙江原生态牧业 总经理
原生态牧业是东北地区最大的牧业集团,2013年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当时存栏奶牛3.7万头。虽然这几年行业整体形势低迷,原生态在发展上稳中求进,截止目前原生态牧业旗下牧场有7个,牧场布局主要在黑龙江和吉林,奶牛存栏6.5万头,与上市初期相比奶牛存栏总数增长了76%,奶牛平均单产水平超过10吨。
未来原生态牧业将坚定不移的做好养牛这件事,与伊利、蒙牛、光明等企业一起服务整个奶业,同时将大力发展优质乳。要做好强化内功,因地制宜,利用东北肥沃的土地资源开发本地粗饲料资源,降低饲养成本提升牧场综合经济效益。
最后建议相关部门建立关于牛粪资源化利用的标准规程,如牛粪还田利用,为牧场解决好环保问题的压力。
 
增效要做到资源当地化、机械国产化、管理人性化 降本比单产更重要
唐新仁 光明牧业 董事长
2018年巨大压力下,光明牧业申丰牧场实现12吨单产,牛均创利9000元,确实不容易,付出了很多。当前形势下,养牛人确实很苦,但受整体经济形势影响,其他行业也困难,不过有一点很欣慰——牛奶还是不愁销路的。上海的牧场数量未来还会减少,光明牧场搬迁没有补贴,非常艰难。但关场时买牛的人蜂拥而至,这说明光明的牛养得好,也说明整个行业前景还是不错的。要增加牧场效益,需要做到以下三点:
资源当地化。各地资源不一样,养牛没有统一的模式,上海就可以用稻草秸秆,充分利用膨化、氨化、青贮等技术,实现粗饲料本地化。
机械国产化。很多国产机械质量不错,如果使用进口机械,成本会大幅增加,无论是初期投资成本还是维护成本都很高。
管理人性化。员工很不容易,人性化管理可以保证团队的稳定,基层员工在第一线操作,还可以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现在整个畜牧业乃至大农业都比较艰难,尤其是中美贸易战后。牛场和公司都应该从降本增效上下功夫。
首先,降本比单产更重要。我从事养牛36年,一个重要体会是奶牛单产与成本效益相比肯定是靠后的指标。奶牛是反刍动物,粗饲料很重要,中美贸易战后苜蓿草价格大幅上涨,饲料成本提高,对牧场效益带来严重影响。
二是提高规模效益。光明牧业现有27个牧场,2018年在严峻形势下,申丰和海丰两个牧场成母牛存栏1.3万头,每头效益可达9000元,这就是规模效应。
三是环保问题。规模效应同样会带来土地可承载量问题,尤其是周边土地粪污承载量和青贮饲料来源。目前存栏2500~3000头可能是比较适中的规模。
四是奶价话语权。上海制定了牧场、奶协和乳品厂三方每半年协商一次奶价的机制。奶价话语权是牧场的核心,行业联合话语权也要靠行业自身。
五是第三方检测制度。质量公正判断也是行业问题,现在牧场没有检测的评判权,没有法律的保障。奶农怎么来维护自己的利益,如何有话语权,这些都需要行业全体努力。
 
弄清哪些因素影响效益 养牛盈利就很简单
张 学  富源国际  副总裁
富源国际其实就是国内养牛、美国种草、澳洲加工的一个国际化企业,但主体业务还是奶牛养殖。养牛规模扩张不扩张,就是养牛挣不挣钱的问题。挣钱的肯定要扩大,扩大的肯定是挣到钱的,到底如何挣钱才是根本。
首先,理念要正确。奶牛场是企业,盈利是根本,挣钱是王道。不看单产,要看每头牛的盈利能力。
其次,要弄清哪些因素才能提高效益。很多工作与效益无关,就不要投入过多精力。一、单产提升:有经验并且优秀的营养师是发掘奶牛遗传潜力的关键,同时要辅以执行力高的团队。优质的原料是性价比高的饲料,产量上很快有反馈。二、成本控制:保证单产的前提下通过管理降低成本。三、原料合理替代:牧场追求边际效益,计算投入产出的差值。四、商品奶出售率与合格率直接关乎销售额。五、尽量提高泌乳牛头数,减少非正常干奶牛数量、缩短胎间距。最后,成熟、专业化、稳定的牧场团队是核心。
 
在适合地区集中养牛 将牛奶运往原奶短缺地区将是我国奶业未来重要模式
李盛新 甘肃前进牧业 总 裁
在适合养牛的地方养牛,将牛奶运往原奶短缺的地区将是我国奶业未来重要的模式。甘肃前进牧业目前有奶牛3.1万头,日产鲜奶400吨,全部销往南方,与成都菊乐、贵阳三联、深圳晨光、重庆天友、新希望、光明乳业建立了长期的互利共赢合作关系。前进牧业目前在张掖自建、共建牧场12个,未来将在张掖地区与合作的乳品企业共同投资建设更多的规模牧场,供应南方市场。张掖地区及周边有300万亩青贮玉米地,200万亩燕麦草基地,200万亩苜蓿草基地,具有发展奶肉牛产业得天独厚的条件,经保守测算仅张掖市就可承载奶、肉牛200万头,奶羊1000万只的养殖量。
甘肃前进牧业始建于2008年,当时存栏奶牛700头,注册资本一千万。经过10年发展,目前资产16亿,奶牛3.1万头,日产鲜奶400吨,员工870人,下辖12个牧场,自有有机饲草基地3.5万亩。
前进牧业的发展引发了我对我国奶牛养殖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首先,到合适的地方养牛。甘肃河西走廊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地处北纬39°以张掖为中心的河西走廊,生态环境优良,农业基础好,耕种条件优越,水土光热资源丰富,是中国农作物单产最高的区域,也是农作物品质最好的区域,是生产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的优势区域。前进牧业近十年来的快速发展正是得益于此,这里饲草料资源丰富,我们牧场周围50公里内有300万亩青贮玉米地,150公里内有200万亩燕麦草基地,350公里内有200万亩苜蓿草基地。
其次,如何降低奶牛养殖成本。奶牛养殖效益才是王道,一定要充分开发属地资源,关键是降低成本,包括饲草料成本、运营成本、销售成本。我们与志同道合的企业建立稳定互利互赢的长期合作模式。2016年与成都菊乐在张掖合作建设5000头标准化牧场,2017年在甘肃东乡县建设5000头标准化肉牛养殖场,2018年和贵州三联合作在张掖建设5000头标准化奶牛养殖场。通过合作既保证了乳企的奶源基地,又使我们优质的奶源能到西南市场。目前,我们正致力于把张掖打造成优质有机奶源基地,前进牧业现有70多辆恒温奶罐车,能在48小时内将鲜奶运到全国各地,解决了奶源距离消费地远的问题。
第三,建议乳企在奶源地搞加工。河西走廊区域相较其他传统奶牛养殖地区,虽然发展较晚,但更便于高标准,高起点的规划设计,广阔地域和丰富的饲草资源,为养殖奶牛、奶羊预留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也为全国乳制品加工企业提供了绝佳的发展舞台。目前,张掖市标准化规模奶牛场占总量的90%以上,已形成养殖规模化、生产标准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监管常态化的奶业发展模式。伊利、蒙牛、光明、新希望等乳企都将张掖定为长期供奶基地,北京三元、四川菊乐等一批全国知名乳企也纷纷来张掖投资建厂。
 
中小牧场发展要解决四个问题
张志民 山东奶协 会 长
成本上升奶价低迷牧场怎么应对?不好办。本来成本上升了,奶价应该上涨,这才符合经济规律,不符合规律发展不了,奶农也不愿意成本上升。
我是家庭牧场和中小牧场发展的坚定倡导者和支持者。中小牧场的财产是个人的血汗钱,关停、搬迁造成的影响是大企业不可想象的。支持中小牧场发展是与政府高度一致的,国办意见、胡副总理的讲话都表达了支持,加快确立奶农规模化养殖在奶业发展中的基础性地位,积极发展奶牛家庭牧场。
我认为,牧场规模不在大小,协调发展是正道,单产不论高低,挣钱才是硬道理。山东有一个34头牛的牧场,活得非常好,每头1万元利润;奶吧第一人刘炳勇,八九十头牛,用挤奶车挤奶,但一体化经营,活得很好,现在也开始扩大投资了。牧场发展乳品加工终于得到国家的支持。
中小牧场发展要解决4个问题:第一,一定要种养结合,这是发展的根本。第二,饲料本地化利用,成本要降下来,必须就地、就近解决粗饲料资源,不用美国苜蓿、澳洲燕麦草也能把牛养好才是真本事。第三,发展乳肉兼用牛,目前奶价和肉价都很好,非常适应市场需要,奶价低迷时可以育肥出售,增加牧场利润。第四,一定要延长奶牛使用年限,摊薄成本。
另外,大家总说中国的奶价高,我觉得不高。挪威、韩国、以色列、日本奶价都很高。要客观分析奶价的问题,我国终端市场奶产品价格也是世界最高的,终端价格与原奶价格的比价也是最高的。
 
奶业转折点已到 乳企实行产量配额制管理可能是解决供需矛盾的关键
袁运生 河北奶业协会 秘书长
奶业的春天从2014年我们就一直在期盼,2019年能否到来,还是不敢断论,但是转折点一定到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推进奶业振兴保障乳品质量安全的意见》,这是国办自2008年以来第一次发布关于奶业全产业链发展的详细意见。国家已经从战略层面重视奶业发展,并给出具体的的指导意见,各地也都在思索如何具体将政策落实,可见我们奶业的转折点已经到来。这里分享我的两个观点。
第一个观点是供需矛盾和剪刀差的问题。这是因为牧场产量高峰和原奶需求高峰不匹配的问题。乳品企业应该发展各个牧场产量的配额制度,建立供需合同,平衡供需矛盾。
第二是奶牛养殖的企业化思维问题。未来可能没有奶农或者养殖小区的概念,都是养殖企业。小到家庭牧场大到集团牧场都是养殖企业,要有企业思维,来搞经营、管理和技术。
 
(备注:嘉宾职务均为2018年12月参会时职务)





Powered by OSPod-CMS 企业建站产品 3.2.6
CMS excute cost is 1068 msec ,template set is 荷斯坦, template is exp_det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