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酪农村”计划

2018-04-24 22:08 荷斯坦奶农俱乐部网 访问量:561 [ 字号: ]
1966年,台湾当局提出“上山下海”的农业开发口号,提倡开发山坡地及沿海滩涂。大批进口奶牛,在山坡区修建牛舍饲养。此外,还将台湾岛西南沿海的海涂滩地(台湾称为海埔地)开发牧场,种草养牛。这个被称为“上山下海”的农牧综合开发工程,旨在提高农民收入,繁荣农村,增加乳品供应。1972年,进一步实施“奶牛专业区与酪农村建设计划”奶牛专业区的设立,培育出一批以奶牛养殖为主业的“酩农村”,推进了奶牛养殖的专业化和规模化,使台湾奶业生产水平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上山下海” 梯级扩展的格局
1966年,台湾当局提出山坡地及沿海滩涂开发,在台湾中部一带选择具有发展潜力的山坡地,推广奶牛生产。先后在苗栗、彰化及后里等浅山地区设立山坡地农牧综合开发区,在山坡区建牛舍饲养奶牛,利用其肥水灌溉种植牧草,以提高山坡地的利用、山坡地水土保持效率及改善坡地农民生活,为后来的奶牛专业区生产积累了经验,打下了基础。农牧局配合加速农村建设计划,同时大量进口奶牛,设置奶牛生产专业区。该局与农村复兴委员会制定《台湾山坡地奶牛生产之经济分析》,指导山地农民开展奶牛养殖事业,既提升了山区农民的收入水平,又增加了市场的生乳来源。
推行奶牛饲养“上山下海”计划以后,台湾地区奶牛养殖从城郊推广到平地乡村,再推广到山地农村,形成一个梯级扩展的格局,使养牛的区域大为拓展,市场生乳及乳制品逐年增加。台湾生乳产量从1960年不足5000吨,增加到1972年的近23000吨,12年间原奶产量增加了3倍多。
 
台湾保久乳
根据《台湾乳业发展十年计划1965-1974年》的要求,扩大推行酪农事业。台湾当局加强了乳业试验研究,充实了台湾畜牧试验所的乳业研究设备,开展乳业相关研究。为了改良和提高奶牛品质,由政府支持实施人工授精。在各酪农区,均设置人工授精站,“台湾乳业改进会” 负责办理奶牛人工授精改良繁殖工奶牛人工授精技术的推广应用,奶牛的泌乳性能、抗病性能和抗逆性能都有了很大提高。
在乳业发展计划执行期间,台湾地区增加了一批山地奶牛场,包括桃园县北新牧场、庆昌牧场,新竹县新兴牧场,苗栗县头份第二牧场,台中县龙井史牧场、郁乐牧场,南投县德惠牧场,彰化县台湾奶牛生产牧场等处。奶牛牧场通扩大和新建后,岛内自繁的奶牛不敷供应,于是大量进口良种奶牛。在该计划实施的10年时间里,台湾先后多次从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进口奶牛1272头。
在山地牛牧场集中地区,配合衣地重划制度,在中部地区选定示范酪农村,举办“酪农饲养改进研究班”,以示范村、示范户带动奶牛养殖区域的扩大和奶牛养殖技术的提高。此外,商请有关金融机构提供贷款,辅助酪衣兴建牛舍、购买奶牛,改进奶牛饲养管理,榨乳、集乳等作业环节尽量使用机械操作,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加强牛病防治,每年定期对6月龄以上的奶牛实施接种防治流产菌疫苗,每年2次实施接种以防除奶牛结核病。由经过政府审核认定的台湾味全公司饲料厂,研究生产特制奶牛精饲料,向各奶牛业者供应奶牛精饲料。加强饲料作物利用及计划规定,为保障本地原奶市场稳定,维护奶农利益,一方面要限制乳制品进口,另一方面要加强牛奶运销管理,在台北、桃园、新竹、苗栗、台中、南投、嘉义、高雄、屏东等酪农地区设置14处牛奶集运站,共同处理牛奶及辅导运销业务。1969年,台湾省农会乳品加工厂成立,以将台中、南投、彰化、嘉义等地区的剩余乳品加工成超高温灭菌奶(台湾称“保久乳”)。
 
台湾鲜乳买卖契约
在酪农集中地区,实行生奶收购订单制。为稳定乳价,确保加工厂原料乳的来源,辅导酪农及小型牧场与收购鲜乳的加工厂订立鲜乳买卖契约,由相关县市政府协助办理。酪农集中区分为三个地区,北区为台北、桃园、新竹等,中区为苗栗、台中、南投、彰化及嘉义等,南区为台南、高雄、屏东等。
“台湾乳业发展十年计划”特别提出要扩大供应鲜乳及“学童乳”。“学童乳”每瓶1元台币,不敷者由台湾乳业发展小组补贴。1966年,“学童乳”为207万瓶,至1970年增加到658万瓶。
1972年,台湾当局公布“加速农村经济建设九大措施”,进一步推广酪农事业。1973年由台湾当局补助,进口奶牛2000头,在大园、福兴及快宫等三处成立“酪农村”,发展酪农240户,又在1974年加速农村建设重要措施中,进口奶牛2550头,在淡水、秀水、后里、外埔、田中、背、柳营、桥头等8处,设立奶牛农牧综合经营专区,推广酪农420户。此外,秀水、苗栗、新埔、造桥、宝山、芬园、通宵、里港及民雄地区等地也先后成立酪农专业区。
1984年台湾全岛奶牛存栏39145头,增长82%
20世纪70年代初,台湾通过实施“乳业发展十年计划”和“加速农村经济”建设计划'等一系列举措,把过去的奶牛农户散养转变为奶牛专业区饲养。全岛各县除花莲、台东及澎湖外,都设有奶牛专业区,这避免了奶牛牧场“与农争地”,这些专业区大都设于山坡地及沿海贫瘠滩地,以开辟不适合衣业耕种的荒闲地为主,因地制宜地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既提高了山区农民的收益,又为消费者提供了可观的鲜牛奶,是一个一举多赢的政策举措。1972年至1974年,由于奶牛生产专业区的设立,台湾酪农户数和奶牛存栏数有显著增加,酪农户数平均增加47%,奶牛存栏数平均增加36%。奶牛专业区的设立使台湾奶牛生产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20世纪70年代初,台湾地区的牛只中,主要还是役用的水牛和部分肉用的黄牛为主,奶牛存栏数为15656头,在总的牛只中仅占6.68%。经过“上山下海”奶牛牧场扩展计划,以及奶牛专业区、“酪农村”建设等政策的实施,台湾地区的牛只结构在几年时间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到1976年,台湾地区牛只总数增加量很少,而奶牛的存栏数达到了28570头,增长了82%。奶牛专业区计划实施10年后的1984年,台湾全岛的奶牛存栏数为39145头,占牛总数的⅓左右。也就是说,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台湾地区毎3头牛中就有1头是奶牛,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普及,役用的水牛逐渐减少,许多地区已经不再用牛耕地,台湾的牛群结构快速向乳用牛、肉用牛以及乳肉兼用牛发展。
 
五年计划 牛奶运销制度的制定
台湾当局在推进奶牛专业区和“酪农村”建设取得预期成果的基础上,1984年颁布了一个综合性的《台湾乳业发展五年计划(1984-1988年)》。这个计划包括台湾奶业发展战略、发展目标、主要措施、项目内容等部分。该计划针对当时台湾地区奶业市场状况,提出要重点解决五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台湾地区每年原料乳及乳制品的消费峰值出现在夏秋季节,为了保证夏季的原料乳供应,从1984年起,每年进口1500~3000头母牛,到1988年增加奶牛至51700头,提高饲养技术水平,每头奶牛平均年产奶量提高80千克。全岛的牛奶产量达到每年递增15%。
二是随着奶牛饲养量的增加,要继续推进山坡地开发,扩大饲料作物种植面积,推进农副产品的饲用研究和推广。
三是建立酪农合作牛奶工厂,集中加工运销原料乳及乳制品。为此专门制订了“牛奶运销制度”,即在专业区内设立集乳站,由当局补助购买冷冻设备,实行奶牛分散饲养,生乳集中运销的制度。
四是促进牛奶市场及“学童乳”消费。供应对象为公立的幼儿园以及经主管机关审核认定的低收人家庭的小学生。供应品种为200毫升包装的鲜乳产品,偏远地区或冷藏设备不足的学校则供应“保久乳”。供应标准为每学期13周,每周供应3次,每人每次1瓶。
五是促进加工制造炼乳以处理剩余生乳。台湾地区奶牛市场的特点是夏秋季乳站集中地区建立乳品加工厂,加工制造炼乳,处理剩余生乳,维护奶农利益,保持原料乳及乳制品的平衡供应。
在“台湾乳业发展五年计划”中,提出了如下几个方面的具体措施。
一是加强奶牛饲养管理。增加农民贷款以购买母牛,扩大母牛头数及提高乳业经营技术,实施奶牛疾病控制计划,训练乳业经营指导人员及农民等。
二是开垦山坡地扩大饲料供应。在维护水土保持、保护生态良好的前提下,开发荒闲坡地扩大牧草种植,将部分稻田转作牧地,用于奶牛饲料种植,利用冬季稻田空闲期种植饲料作物等。
三是加强乳业市场管理。修订乳价制度;协调厂、农双方原料乳交易,协助酪农经营合作牛奶工厂,依据牛奶市场需求进口母牛,増加4升包装的牛奶罐,加强学校鲜乳计划,制造炼乳或乳粉以处理剩余原料乳。
四是加强乳业法规建设。继续禁止炼乳及液体乳进口,继续征收乳制品进口关税,实施奶牛健康保险计划,实施鲜乳加贴标章规定,执行有关乳品质量卫生标准,确保乳制品品质。
 

Powered by OSPod-CMS 企业建站产品 3.2.6
CMS excute cost is 1176 msec ,template set is 荷斯坦, template is cattle_culture_detail